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手机图书馆 | 英文版
作家文库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> > 自建资源 > 作家文库 > 作家文库

诗意的嬗变——国画家孙延祥先生白描

时间:2023-10-08 15:03     来源:荆门文学     作者:泉溪    点击:

2005年8月,孙延祥踏上北行的列车。窗外是日渐金黄的秋色,这正如他52岁的人生风景。十九个小时时空转换,他脚下是文气沛然的北京,进入中国美协举办的创作高研班。一年后,重返荆门,但他的声名已不再囿于这座小城,而在中国国画界流传。人们审视他的作品,如一只化茧之蝶,蕴藏的情韵展现出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境界,迎来艺术的收获季:《红色记忆》刊发于《求是》杂志,《百里漳河》发表于《光明日报》,《湖畔人家》参展李苦禅诞生100周年中国画展获奖。烟云6年,他获得20多项国家大奖。实现了创作的一次诗意的突破与嬗变。
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外化。孙延祥经历过那个富于信仰与奋斗的时代,对父辈和兄妹的责任养成了那份担当和朴素,这一切便构成了他画作的品质。
中国山水画有南北之分,北方写实,南方写意;北方朴拙,南方空灵。出生中华之中的孙延祥,习过北方之朴与南方之神,却因性格秉赋与审美追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:以北方山水质地为主,细微处浸润着一丝南方山水的灵动。构图大气磅礴。其山,给人的感受凸显而富于质感,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沟沟壑壑的沧桑,敲击就可以发出铮铮作响的声音。甚至,他可以让山脊占居画幅的中轴,朴拙而充满一种内在的,不可战胜的力量。其水,是黄河壶口瀑布那种水,即便波澜不惊,也能感到内蕴的力与量。他的画留白很少,但并不妨碍很有韵味;他的画很少空灵,但并不妨碍很有诗意。如果将画与诗相对,那么孙延祥的画更像杜甫的诗,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的那种诗。是的,你如何能让一个有着沉重使命感的人画出“香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”似的轻盈呢?
闲暇之时,常去孙延祥的画室,每次都他一个人在。一个写者与一个画者,相对无语的时候更多。如果不是作品的表达,真可能会怀疑他是一个并无多少人文修养的画匠,因为他没一点人们所说的艺术家的范。后来,谈到国画史与审美,从新安画派的渐江到人文画派的八大山人,只言片语中,才知道露出的是冰山一角,打开的是窗之一隅。他是一口隐藏的井,很老、很深,很浩荡。
特别喜欢他那幅画《红色记忆》。画的主体是几根粗壮参天的大树,顶端枝枝相连,蓬勃而热烈。树叶是一片淋漓酣畅的大红,占据三分之二的画幅。树冠之下的树杆间的不远处有几座古老建筑,青砖墙上留着八十多年前的,已成为历史记忆的标语。孙延祥打破常规地大量使用红色,氤氲点染的红色透出画家抒情的韵律。这种情感的渲泻在他的画中很少出现,他的画多内敛而含蓄。在大胆的色彩运用中,我们看到了画家的精神维度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说。——这就是他的哲学与世界观。
日前,翻阅美国史学家史景迁写的《康熙·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》,一个名字让我眼睛一亮:胡作梅。这人是康熙的户部右侍郎,主导过大清帝国的税制改革。关键是:他是一个荆门人。三百多年前,曾在东宝山中的东山书院读书。我突然想,许多年后的某一天,如果我们的子孙在某部书或某部博物馆的收藏目录中,无意间发现“孙延祥” 三个字,他一定会有我此时的惊喜:这是一个荆门人!

版权所有: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    
地 址: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:(0724)2366359 Fax:(0724)2366359
网站美工: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:0724-23344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