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手机图书馆 | 英文版
作家文库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> > 自建资源 > 作家文库 > 作家文库

林场记忆

时间:2022-11-28 17:29     来源:荆门日报     作者:胡丰臣    点击:

 
林场的真实名字其实不叫林场,官方名字叫“红旗农科所”,可能是因为那里长了许多高大的树木,附近百姓都称其为“林场”。
我的老家就在林场附近约4公里的地方,从小就听大人们常谈论林场的事,再加上我们的生产、生活也常在林场附近开展,所以与林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林场大约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。建场的初衷是为刚从河南淅川搬迁过来的移民提供农业生产服务。因林场偏居一隅,方圆几公里无有人烟,且有专人看管,闲人一般不得入内,从而增添了几分神秘感。
我与林场的接触主要是因为我家与林场有些特殊的渊源。我有一个堂叔曾在那里上班,偶尔回来,总会带一些那时我们普通人难以吃到的水果、花生之类。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时,我和一群伙伴放学后去林场看电影。到了林场,正赶上场里职工吃晚饭,刚好我堂叔看到了我,他把我叫到他的寝室里,然后拿饭票去食堂给我打了一份饭。那晚吃的是白面馒头和冬瓜汤,那馒头又白又软和,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。直到现在,我还认为那晚吃的馒头是我吃过的最白最好吃的馒头。我当时就想,长大后若能在这里上班就好了,可以天天吃这样的馒头。
后来,又有几次机会到那里去,我对林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。林场,其实就是一个小型农场,那里聚集了百余名知识青年,其中有少量的武汉下乡知青。和周边的农村一样,林场职工也是分若干生产小组劳动,并记工分拿报酬。林场鼎盛时期,共有3个生产小组、1个机耕组、1个林业组,共130多人。虽然,林场的人员也是从事农业生产,但他们的生活水平比普通农民高很多,衣着也较时尚,是许多年轻人非常向往的地方。
进入林场,有一条约800米长的林荫大道直通场部,大道两旁长着粗壮的大树,树冠如盖,微风吹来,叶子沙沙作响。场内因不同的用途分成若干个区域,有育种基地、有果园。果园植有桃树、梨树及少量的苹果树,夏天还会种西瓜、香瓜一类。场内还有一个机械化的制砖厂,另有一块800亩的芦苇林——主要为方便当地群众做晒棉花的帘子用。林场三面环水,四周空旷,场内绿树成荫,曲径通幽,植被茂盛,风景怡人。
我家旁边的道路与林场联系紧密,那是林场职工回家或去集镇购物的必经之路。衣着时髦的他们平时或是三五成群地骑着自行车,或是乘坐着神牛拖拉机,十分神气威风地一路说笑着从我家旁边经过,常引得村里人驻足观看。我的视力听力都不好的爷爷曾闹出过一个与林场年轻人有关的笑话。有一次,林场的一群年轻人从我爷爷身边经过,他看不清也听不见,却嗅到了他们身上的香味。爷爷说:“是谁啊,身上好大股洋碱味(其实是香皂味,爷爷称其为洋碱。那时,农村很少有人用得起香皂)。”引得行人一阵笑声。后来,村上的大人小孩只要见了我爷爷,总会开玩笑说,“您老最近又闻到洋碱味了吗?”
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,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,林场慢慢地衰落了,职工们也都解散了。后来,林场又承包给了私人,外边的人可以随便出入,便完全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。不过,当时我已离开老家到外地工作了,鲜有机会再去林场。十几年前,我回老家过年时,又一次走进了林场,发现当初那成排的房子有的倒塌了,有的被拆除了。当年保留的一块芦苇林也不复存在,只有一对白发夫妻和一条大黄狗在那里替人守护着几百亩土地。
林场,这个曾在拥有十万之众的钟祥市大柴湖移民安置区家喻户晓、红极一时的名字,如今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,只是作为一个故事、一段传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。
值得欣慰的是,前不久遇到一位从家乡来的朋友,无意中谈到林场时,他兴奋地告诉我,如今,大柴湖的移民已迈入了小康生活,各式楼房鳞次栉比,大车、小车、摩托车穿梭奔忙,人们丰衣足食。当地政府正在那里规划一个大的农业观光项目,既有湿地公园,又有林、湖、田一体的生态园,将再现当年芦苇摇曳、瓜果飘香、白鹭成群、鱼虾满塘的自然美景。

版权所有: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    
地 址: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:(0724)2366359 Fax:(0724)2366359
网站美工: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:0724-23344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