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手机图书馆 | 英文版
作家文库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> > 自建资源 > 作家文库 > 作家文库

如何发挥“文学轻骑兵”在企业中的作用 ——报告文学集《光耀荆

时间:2022-11-28 17:28     来源:荆门日报     作者:徐建国    点击:

 
我曾长期在基层供电企业负责新闻宣传工作,业余从事文学创作。如何将文学的功能与企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,是我很早就思考过的问题。因为文学只有与企业的实际结合在一起,才能被企业所接受认同,才有生存的土壤和旺盛的生命力。
在企业中,最能展示文学价值、新闻价值、宣传价值和社会效应的文体,首推报告文学等纪实类文学。
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,它既是报告,注重时效,具有浓厚的新闻性;又是文学,短小精悍,具有鲜明的形象性,被誉为“文学的轻骑兵”。
报告文学是一种与新闻通讯最为接近的文体,如果通讯的表达手法更文学一点,对人物的刻画更突出、更深刻一点,那么这样的通讯就可称为微型报告文学。事实上,很多长篇通讯也可称为优秀的报告文学,比如说,《谁是最可爱的人?》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》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》等。它们都脍炙人口,成为时代精品,影响了几代人。
我写报告文学,首先就是从写通讯开始起步的。1990年,我刚参加工作不久,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人物通讯《古板班长徐华良》,我的师傅徐华良因此在全厂名声大噪。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他,一下子成为全厂的红人,当年被评为“优秀党员”,并享受工资晋级待遇。我的师傅是一个非常刚强的人,这篇文章的发表,却让他几度泪流满面。我也从中感受到了通讯的巨大力量,而爱上了这种文体写作,并对它潜心研究。后来,我的通讯越写越长,就很自然地过渡到写报告文学。
电力,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,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,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“先行官”和“晴雨表”。作为特大型的电力企业,其特殊的使命和担当,决定了它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,与时代同脉共振,因此,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学创作土壤和资源。
我的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就是在全国实施“两改一同价”工程的大背景下采写的。1998年,国务院作出了“改造农村电网,改革农电体制,实现城乡同网同价”的重大决策。为了反映这一时代的伟大创举,讴歌这一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,我深入实际,采写了反映荆门市历时4年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的短篇报告文学《光耀荆楚》。尽管这篇作品还显得稚嫩,并未跳出事件通讯的局限,缺乏典型人物塑造,但其在《荆门日报》《作家林》等报刊发表后,市领导对荆门供电公司艰苦卓绝的付出予以专题批示肯定,稿件还荣获荆门市第五届象山文艺奖。
后来,我又陆续创作了反映国家电网抗击特大洪涝、冰雪等自然灾害,实施藏中电力联网工程,助力脱贫攻坚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报告文学,这些都在系统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。
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,它不像史传文学那样以记载历史事实为主,它要求在作品中处处洋溢出浓厚的时代气息,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。所谓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,指的是那些在当今时代中,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,反映人民的意志,反映时代的要求与风貌,揭示时代的本质,体现时代精神的题材。一篇好的报告文学,它能及时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,充分表达出人民的情绪、声音,反映出时代的精神。
因此,作者要从时代的洪流中寻找题材,通过生活的浪花映出时代的光辉。作为电力系统作家,就要深入生活、深入实际,积极挖掘那些能够展示时代精神、反映时代脉搏的典型人物、典型事件、典型经验,将写作对象定位为具有时代精神、吹响时代号角、展示时代脉搏的人们。
小说、戏剧可以通过虚构手段来塑造典型,而报告文学不能虚构,它的典型意义完全靠真人真事的本身来表现,这就要求作者选择具有独立完整典型意义的题材。题材的典型性,在报告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通俗地说,选取的人物和事件要有典型性、代表性,即使是普通人、小人物,只要他具有这一特征或富有个性特点,也可作为写作对象。如果能将一个小人物的大情怀写出来,将一个小人物的富有典型性的时代精神挖出来,同样能闪现光芒,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,但这更需功力。比如我撰写的《爱洒夕阳路》的主人公蒋合琴,就是一个普通的国网退休职工,但她帮助残障少女吴金洁圆梦等一个个助人为乐、行善播爱的故事生动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感动了一座城市,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,她也因此获得“最美荆门人”“湖北好人”“国网老年之星”“新华社全国凡人善举典型”“中国好人”等系列殊荣。
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,作者就是玉石匠人。如何以真实的材料刻画好人物形象呢?笔者认为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重视典型人物性格的刻画;注重挖掘和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,善于将典型人物置于矛盾的斗争中去展现;注重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;强化细节描写、环境描写和背景的运用;适时穿插恰如其分的抒情和议论,等等。典型人物如果刻画得真实感人、形象生动,就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力、影响力,达到教育人、感染人、鼓舞人、激励人的作用。

版权所有: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    
地 址: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:(0724)2366359 Fax:(0724)2366359
网站美工: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:0724-23344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