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荆门图书馆网站 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 | 手机图书馆 | 英文版
作家文库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> > 自建资源 > 作家文库 > 作家文库

怀念父母

时间:2022-11-27 17:29     来源:荆门日报     作者:庞永邦    点击:

 
今年,是父亲去世40周年,母亲去世35周年。数十年来,父母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苦乐人生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,让我在无尽的思念中心存愧疚。
父母都出生于1910年,是土生土长的农民。父亲一生耕种劳作,操持农活。母亲一辈子在家烧火做饭,浆洗缝补,料理家务。他俩性格温和,心地善良,纯朴勤劳。
爷爷奶奶养育了3个儿子,父亲排行老二。伯父和叔父成家后均另立门户,爷爷、奶奶一直随我父母生活。因此,父母一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角。
父母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。新中国成立前,由于社会动荡,时局混乱,民不聊生,父母一直过着人心惶恐、苦难深重的日子。我出生于1940年,当时,日本鬼子在荆门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6月7日(农历五月初二)那天,听说日本鬼子要到我们村子扫荡,父亲便带着母亲外出逃难。他们向村子西方走了不远,母亲开始肚子疼痛,便就地找了个比较宁静的村庄,在一家农户的猪屋里生下了我。当时,幸亏农户主人给予了同情关照,才使得父母和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天。
父母共生养了三个孩子,一儿二女,其中一个女儿童年夭折。在那漫长的岁月里,父母靠祖辈留下的几间房屋和十来亩土地养家糊口,上要赡养年事已高的老人,下要抚养尚未成年的孩子,他俩经受的艰辛困苦和种种磨难不言而喻,可想而知。
新中国成立后,社会稳定,人民安居乐业,生活一天比一天好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姐姐和我一天天长大成人,父母承担着繁忙的生产劳动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供我上学读书,还要为子女的终身大事操心劳神。1957年,刚满17岁的我由于从小就定了“娃娃亲”,父母一手包办让我辍学回家结了婚。虽然因毫无感情基础,我们没过多久便解除了这段婚姻,但是可以看出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。
1958年秋天,在大队担任农业技术员的我被公社推荐保送上了荆门县农业学校,后来在荆门县城参加了工作,留下二老居家过着辛苦劳累的日子。在那艰苦的岁月,种地颗粒无收,家里缺粮断炊,父母连稀饭都喝不饱,只能靠吃野菜、树皮度日,饿得面黄肌瘦、浑身浮肿。可他俩只要有点吃的总是先让孩子吃饱,还时刻牵挂着我在外面是否忍饥挨饿。那时,我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,有时回家,便给父母少许零用钱,他俩总是推来推去不肯接受,还总要关心我在外面粮食够不够吃、钱够不够用。因姐姐出嫁后家境困难,父母也要为他们家操心劳神,尽力帮扶。
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我与爱人成家。1975年7月,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,母亲来城里帮我们带孩子,父亲在老家和我姐一个尚未成年的儿子相依为伴。1977年,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,母亲便一直在我家帮助照顾。当时,母亲已年近七十,满头白发,牙齿全落,她不仅要迈着三寸小脚照料两个孙子,有时还帮忙洗衣服、做饭、打扫卫生,可谓只身负重。父亲在老家生活无规律,健康没保障,平时饥一顿、饱一顿。那时,我曾多次要他来我家一起生活,可他总说我们工作忙负担重,姐姐家孩子多困难大,他在老家还可以为他们帮一点忙。我也只得顺从他的心意。就在那几年的时间里,父亲患痔疮强忍隐痛很少吱声,家人也不太知情,没有及时为他进行治疗。后来,父亲的病情恶变成肠癌,于1982年去世。5年后,母亲因长期支气管扩张、哮喘、咳嗽,后转为肺气肿与世长辞。父母的相继去世,犹如天崩地裂,让我和姐姐悲痛欲绝。
年少不懂父母恩,读懂已是中年人。年轻时未经人情世故,不知父母良苦用心,暮年后饱尝人间冷暖,方觉父母恩重如山。父母宽容大度,性格温和,心地善良,踏实勤劳,生活俭朴,为儿孙们树立了好的榜样。如今,我已是退休赋闲的耄耋老人,过着“儿女孝敬,他人尊重”的幸福生活,忆及父母的养育之恩,依然刻骨铭心。

版权所有:荆门图书馆 鄂ICP备0501253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202000282号     
地 址:荆门市双喜大道 tel:(0724)2366359 Fax:(0724)2366359
网站美工:荆门中小在线 网站美工服务:0724-2334421